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要遵循司法规律,把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和现代科技应用结合起来,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要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创新成果同司法工作深度融合”。智慧司法是新时代司法规律、体制改革和科技应用充分结合,深度融合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科技创新成果的全新司法工作形态。上海交通大学始终站在国家发展的战略前沿,通过有组织科研探索构建一体化、全链条的科研创新生态,传承百年“文工交叉”融合基因,发挥法学与计算机等学科国内顶尖水平优势,在全国率先创设智慧司法研究院(智慧司法实验室)。
2016年,凯原法学院成立司法大数据分析研究中心,提出了法律与大数据交叉研究的五大目标:判决的政策倾向分析;司法行为分析;公正、科学的法治指数体系和企业合规指数体系;司法决定的风险点分析;寻找制度缺陷,规范行为缺陷,为司法改革提供参考,推动中国的法治改革、司法改革。2020年,上海交通大学与上海市大数据中心共同成立大数据联合创新实验室。2021年,在最高人民法院的指导和支持下,上海交通大学设立智慧法院研究院,与最高院立案庭合作共建人民法院矛盾纠纷源头治理研究基地。2023年,最高人民检察院与上海交通大学签署职务犯罪研究基地共建协议。2024年与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共建数字法院联合创新实验室。
智慧司法实验室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持续发挥高校的前沿科技攻关和智库支撑作用,整合校内外计算法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空间安全、应用经济学、认知心理学、语料库与跨文化研究、新闻与传播等“文、理、工”相关研究领域的中坚力量,致力于对智慧司法领域的战略性、关键性、前瞻性、国际性问题开展跨学科、跨国别研究,为智慧司法和智慧社会治理的中国方案贡献交大力量。
实验室基于分布两处共1290平方米的专属实验场地,建成了以云网和机房设施为支撑,法律大模型和数据库为引擎,系列化智慧司法应用软件为平台,多类交互式、开放式、沉浸式门户为特征的先进实验系统环境,支持实现“文工交叉”集约式的有组织科研。
实验室以数字法学与司法智能化原理为主要研究方向,总体架构建设以司法信息学原理为“一体”,以信息赋能司法科技攻关、信息建构司法法理论证为“两翼”,建立了司法人工智能治理研究中心、司法大数据和知识生成研究中心、司法信息体系工程研究中心和智慧司法全球影响力研究中心四个子机构。一方面,立足司法规律与法治需求,重新审视新时代司法现代化中证据识别、裁判逻辑、程序正义等核心命题,为技术研发提供理论框架与价值锚点。另一方面,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攻克法律知识图谱构建、司法决策建模、跨域数据治理等关键瓶颈,推动司法流程重构与效能跃升。
近年来,智慧实验室逐步形成了原创理论、技术实现和实务应用相衔接的全链路贯通,观察分析、理论建模和实验验证相结合的小闭环迭代,学术研究、系统研发、产研转化相协同的大循环演进,深度融合信息科技创新成果的体系化司法科学研究方法,推进智慧司法关键技术原始创新和交叉复合人才培养,并作为全国智慧司法研究的策源地,孵化涌现一系列高水平创新成果,为持续推动中国智慧司法工程“领跑”世界提供强有力支撑。

(数据更新至2025年02月25日)